育人篇之三:陽光體育,建體育人
來源:weishusheng.org 點擊:3851次 日期:2013-9-8
“你們做到了別人想做而沒有做到的事情。”2007年6月,教育部部長周濟在盤錦市大洼縣新興中學、興隆臺區瀚新小學觀看大課間操時,興奮不已,在觀看新興中學的課間操長達19分鐘后,他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當全國大部分的學校還僅僅把課間操當做學生課間休息放松的一種方式的時候,盤錦市實驗中學,在魏書生的大力提倡下已經悄然開始了課間操的改革。1996年,市教育局開始把學校大課間操作為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有效載體,納入了檢查評估一所學校主要的內容之一,并制定了評比細則,拉開了盤錦市學校大課間操改革的序幕。
2 001年市教育局召開全市“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現場會。很多學校領導親眼目睹了大課間操給學校管理、學生體能帶來的顯著變化后,對大課間操的認識有了空前的提高,對大課間操的參與、重視、自覺程度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以這次會議為契機,全市各級各類學校開始下大力氣抓課間操,多數學校由原來的一套操增加到兩套,或增添了班操、年級操、校操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自選動作”,時間也由原來的10分鐘發展到15-25分鐘不等、學校領導、老師,全員參與,課間操儼然成為全市教育改革歷史上最具特色的一筆。
從此,每年有變化,每年有發展,每年有創新的大課間操成為盤錦教育史上一道別樣的風景,而 各學校每年一次的大課間操比賽,則成為盤錦師生津津樂道的重要活動之一。班操、年級操、校操、多種形式接踵而來。
—一靜止軍姿:規范學生的行為
一分鐘的靜止軍姿,能夠訓練出有素質、有紀律、作風干練,有軍人一樣品格和作風的學生嗎?對學生到底能夠產生多大的影響?在三完中小學,我們找到了答案。
如果仔細觀察三完中小學大課間操一分鐘靜止軍姿訓練,你會發現,學生的靜止軍姿,規規矩矩、紋絲不動,挺胸抬頭,英姿颯爽,標準的立正姿勢絲毫不遜色于軍人,而操場上聽不到一點點的動靜,彰顯出每一個學生的自信、堅定、昂揚、向上。老師們說,靜止軍姿嚴肅了學生的紀律、行為,嚴肅了三完中的校風校紀。
原來,三完中小學在教育實踐中發現,不少學生不分在什么時候,隨意的行為和多余動作很多,在上課、開會、做操等活動中,嚴重干擾著活動的質量。在各種場所里該嚴肅時得不到嚴肅,該肅靜時得不到肅靜。經過仔細分析,學校找到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學生年齡特點;二是入學前家庭式的松散教育和學前及在校的不規范教育;三是學校養成教育抓的不好。老師們也紛紛提出,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以及學校管理的需要,對學生這些松散、隨意的作法,必須慢慢糾正過來。
怎么辦?按照魏書生的養成教育理念,所謂的“養,”就是一種集體的訓練和個體的修練。于是,學校采用了大課間操上靜止軍姿訓練這種看似簡單,實則有效的方式。
十個春夏秋冬,十載風霜雨雪,盤錦市三完中小學大課間操一分鐘靜止軍姿,在永恒追求之中,學生許多不規范的行為得到了控制,受到了良好的行為養成教育。走出了一條德育見行的成功之路。多少年來,三完中小學以不懈的努力,執著的堅守,以大課間操為突破口,以一分鐘靜止軍姿為手段,把德育教育工作化為學生的實際行動。
實踐的結果讓他們的疑問煙消云散,一分鐘軍姿向大家呈交了一份意想不到的完美答卷。
如今,當走進盤錦市三完中美麗的校園,如果仔細觀察學生的行為,你會發現,這里學生做操格外的認真、投入,動作準確到位,精神振奮,陽光向上,一切都顯得軍事化,而學生呈現出的文明、文靜、文雅的作風和規范的行為則處處彰顯著學校教育有方,訓練有素,科學管理的辦學理念。
—一分鐘踏步:鍛煉身體習慣形成的起點
與靜止軍姿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一分鐘踏步。
走進盤錦市第二完全中學,當看到學生們排著整齊的隊伍,穿著干凈整潔的校服,伴隨著雄壯的音樂,昂首挺胸原地踏步時,你會覺得置身于海的世界,海洋藍底色的校服宛若大海波濤,上下起伏,白色臂膀宛如展翅翱翔的海鷗,
在這力與美的感召聲中,任誰還能無動于衷?任誰還肯甘于人后?
從心理學角度看,自我鍛煉習慣的形成,來源于良好動機的建立,而動機來源于對身體活動的需要。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學生是主體,外因需要通過內因起作用,要設法將學生從被動鍛煉中解放出來,成為鍛煉的主人,才能達到養成良好鍛煉習慣的目的。校領導對此有充分的認識。
每當色彩明亮、節奏輕快的音樂響起,在這穩定、和諧的音樂聲中,學生們舒展大方地擺動胳臂,雄壯有力地原地踏步,享受鍛煉的盛宴。
該校負責此項工作的王兆興老師說,一分鐘踏步不僅能夠讓學生寧心靜氣地投入到體育鍛煉中,享受鍛煉的快樂,還能使學生在這樣氣壯山河的集體活動中感受集體的力量,感受運動的壯闊,增強參與鍛煉,積極鍛煉的意識與信心。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養成要鍛煉,參與鍛煉、積極鍛煉的良好習慣。
——“特色活動”:誠于做人,恒于健體
盤錦市學校大課間操的“特色活動”,以操練的方式,發揮著育人健體的作用,在操場上展現著多姿多彩的內容?;緞幼饕韵卵?、手倒立、下叉、俯臥撐、立臥撐、踢腿、推小車等選項為主,基本技能有顛球、指尖轉球、呼拉圈、雜耍等選項;隊列內容則有隊列動作演練、方隊演練、隊形變化演練,還有街舞、拉丁舞、現代舞、跆拳道、瑜珈等新興項目和滾鐵環、踢毽子、大秧歌、跳皮筋、抖空竹、竹杠舞、武術等傳統項目,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深深地吸引了喜新求變的學生。課間操不再成為應付差事的必修課,而是成為了大家急切盼望的娛樂項目。
在優美《江南絲竹曲》音樂中,市九中小學部的同學們,踏著輕快的腳步,手拿傳統的民間空竹,在輕柔委婉的音樂曲調中開始舞動。3分鐘自主練習,盡情表現自己的能力和技巧后,在音樂伴奏下,大家將空竹在空中自拋自接。嫻熟的動作,有高有低的空竹,讓人目不暇接。不斷變幻的隊形和靈活輕盈的抖空和集體舞蹈動作,使九中的大課間操特色活動吸引了無數眼球。
把抖空竹這項古老的傳統民間體育活動,揉入到大課間操活動之中,藝術與體育健身成為一體,娛樂和創新實現了有機的結合,獨具匠心的表演讓大課間特色活動達到了最佳狀態。
在充滿水鄉情調的民族輕音樂《江南絲竹曲》營造的音樂氛圍里,音樂伴隨著空竹輕緩舒展,入情入境;空竹伴隨音樂上下翻飛,左右旋轉。人、音樂、空竹、完美合一,形成了和諧的、特色的、整體鍛煉畫面。陽光、健康、特色在學生身上普照,教育、發展、希望伴隨著學生成長。
——校編操:藝術和鍛煉的雙重盛宴
作為以身體鍛煉為載體,突出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有效方式,大課間操在盤錦受到了超乎尋常的重視,這使得大課間操在全市各級各類學校有效開展起來,由此校編操應運而生,極大豐富了大課間操的內容,也使得校編操變得異彩紛呈。
校編操就是國家頒布廣播操以外的、具有本校特色自行編制的操。據了解,校編操開展的時間比較早,以前只是比較單一的徒手操,隨著各級各類學校對校編操的重視,現在的校編操形式很多,有韻律操、健美操、健身操、棍棒操、武術操、手帕舞、皮筋操等,通過形式多樣的校編操,大課間操一改過去形式單一,應付差事的特征,開始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為什么校編操的開展這么受學生的歡迎呢?盤錦市第二初級中學的鄒維娥老師說,我認為主要是過去學生們的大課間活動過于單一、枯燥,除了國頒操、跑步以外,沒有什么其它活動。校編操的開展無疑是給學生的課余生活輸入了新鮮血液,它的出現不但能夠鍛煉身體,而且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啟迪智慧,開闊視野,豐富想像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就拿我校來說吧,在領導的重視和師生們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大課間操開展得非常好,校編操更是豐富多彩,除了一套韻律操外,還有一套棍棒操,之所以選擇棍棒操是因為棍棒操屬于輕器械體操,它不僅能夠培養學生正確的身體姿勢、促進身體各器官的正常發育,表現出一副健美的體態,還能培養學生靈敏性、準確性和平衡能力,例如:為了糾正學生駝背的現象,可讓學生做一臂屈肘在頭后,另一臂屈肘放在體后,使棒在背后垂直,做下蹲動作。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的身體姿勢的確有了很大的改進。
色彩是靠對比存在的,沒有對比,就沒有色彩的美。一般來說,粉紅色感覺暖,學生們穿著藍色的校服拿著粉紅色的棍棒,在音樂的伴奏下,那一根根粉紅色的棍棒在學生的手中舞動起來,色彩分明煞是好看。棍棒操不僅鍛煉學生的身體,還能帶給學生感官上的享受。
在盤錦市瀚新實驗小學手帕舞也獨具特色,轉動好手帕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手指的靈活性、上肢與下肢的協調性等等??墒悄憧?,在歡快的音樂伴奏下,每個學生手里都揮舞一塊手帕,在學生的手腕靈活的翻轉下,時而上,時而下,像展翅欲飛的小鳥生動活潑。能夠達到如此熟練,與學生的平時練習是分不開的。通過開展手帕舞,不僅陶冶情操,愉悅身心,而且還能鍛煉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靈活性和肌體的機能。
盤錦市第一完全中學則把瑜珈作為校編操來大加推廣。不僅可以增進人體健康,提高免疫力,又可以調整身心,塑造形體。除了對身體的曲線雕塑外,還能改善脾氣和情緒。學生上課是緊張而又疲憊的,瑜珈恰恰能夠消除緊張和疲勞,讓心亮起來。
多姿多彩,異彩紛呈,如果適合本校的風土人情,適應學生的年齡特點,活躍課堂、愉悅學生的身心,哪一種形式的校編操都可以實施。于是有了盤錦市的校編操百花齊放,春色滿園的繁榮景象。
鄒維娥老師說得好:美,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我們的學生是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他們渴望美,追求美,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去發現、去創造,把美融進校編操里,讓學生去體會、去創新,我相信校編操的發展不僅豐富盤錦市的大課間操,還會帶動全國的大課間操。希望在我們的努力下,校編操在全國各校遍地開花。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盤錦市學校體育教育的大課間操,從一分鐘踏步入手,顯示出堅定的人生信念;從一分鐘靜止軍姿做起,張揚著嚴謹的鐵一般的軍人姿態和形象;從行為養成習慣抓起,凝練出優秀的人生品質。它在用精神、用力量塑造著學子們強健的體魄和美好的心靈,并以其鮮活的生命張力,打造其獨有的魅力,讓人們真切的感受到盤錦學校大課間操教育的神韻;讓人們真切地感受到盤錦教育蓬勃發展的生命力量。
——集體長跑:跑出健康跑出意志
外省市來盤錦考察教育的人,幾乎都到過大洼縣新興中學,以集體長跑為突破口,對學生進行培養良好習慣教育,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全面提高的獨特做法,不僅成為盤錦陽光體育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且成為了這所農村學校走出盤錦,走向全國的最搶眼的一道特色“招牌”。很多參觀過的人都說:新興中學的集體長跑是一首四季歌,更是一幅流動的風景,是一種視覺上的震撼和享受。
每天下午,第二節課清脆的下課鈴響起,為新興中學師生長跑吹響了第一聲集結號。隨后,在嘹亮的軍號聲中,師生們迅速站在指定位置進行整隊,第三聲軍號過后,3000米長跑便開始了???!伴隨著優美的旋律,那十幾列的隊伍宛若十幾條長龍,整齊的隊形,矯健的步伐,錯落有致的在操場上蜿蜒。春夏秋冬、循環往復,自然、和諧、快樂融為一體,如行云流水,美麗壯觀,令人贊嘆。
3000多人的腳步聲怎么會在半個小時內都整齊的如出一人?新興中學的師生會告訴你,那是堅強的意志磨煉出來的健康的體魄,這是堅強的意志和健康的體魄凝結成的團隊精神。在這里,不論是烈日酷暑還是寒風刺骨,不論是老教師還是年輕教師,不論是身體健康的學生,還是身體臨時患病的學生,沒有一個人會掉隊,沒有一個人會懈怠。全市體育強校的聲譽,就是這么跑出來的。
在教師隊伍中一位精神矍鑠的老教師格外引人注目。他兩鬢斑白,但卻步伐穩健輕松,他叫李賀新,今年59歲,他樂呵呵地說,跟學生一起堅持3000米長跑這已經是第13個年頭了,不僅跑出了健康,也跑出了快樂。把原來形成的職業病、慢性病跑沒了。,13年跑了2萬多里,相當于從我國最東端黑龍江的烏蘇里江到最西端新疆帕米爾高原,跑個來回,李老師驕傲地說。
二年三班的馮依依同學,從小體弱多病,小病一、三、五,大病二、四、六,因為經常住院,初二時的各科成績都在20分上下,父母就是看中新興中學長跑才把孩子送來的,父母的初衷就是能把孩子的身體鍛煉的好一些就滿足了,沒想到的是,馮依依同學堅持一年的長跑,不僅身體健康了,而且學習成績也直線上升,各科成績在初三時已超過百分。集體長跑,真的跑出了健康,跑出了意志。
新興中學的3000米長跑,是大課間操的重要內容,也是學校培養良好習慣的突破口,經過13年的延續,如今,已經是碩果累累,聲名遠播,新興中學,這座農村的中學,以其獨特的育人魅力吸引了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的學生慕名而來。
校長張百清說,我們每年都會接收近百名超重式的肥胖學生,大課間活動的堅持,讓我們學生的肥胖率明顯降低,絕大多數學生身體健康,跟不上長跑隊伍的越來越少,現在每天3000米長跑學生們幾乎全員參加,而且沒有一個掉隊的。從2005年至今,學校的近視率一直控制在13.2%以下,最重要的是,師生身體素質在共同提高的同時,師生關系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密切,教與學的效率也大幅提升了。
新興中學三年三班的閆語來自吉林,三年前,父母不顧她的反抗,把她從千里之外的吉林“遣送”到這所學校。三年過去,學校的強化體育訓練不僅使她跑出了健康、跑出了意志,還跑出了學習成績。因為健康的習慣已遷移到學習習慣上啦!在體育加試中,她的三項成績大滿貫,各項成績在小組名列前茅。“我永遠忘不了終點線在最短的時間內依偎在我懷里,悠悠飄散開來的那一幕,那是陽光體育在生命的天幕上劃下的最炫彩的那道光”她在寫日記時候動情地寫到。
“體育鍛煉從小在我心中的意義便是折磨。每一次跑到一半的時候我都想停,可是當我看到教師隊伍那整齊而有力的姿態,也只能硬著頭皮跑下去。我被長跑“折磨”得越來越能跑了……習慣在于養成,兩個月后再回到家里的我,已經和從前大不一樣了,我不僅能夠自己照顧好自己的一切,我還能夠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兒。看著,父母驚詫的眼神,看著他們滿意的笑容,再聽著他們連連的表揚,我懂了,是我在新興學校時的習慣改變了我。”來自安徽的二年三班學生周潔和閆語也有著類似的經歷。
經過多年堅持不斷的實踐摸索,盤錦學校大課間操 “特色活動”已經初見成果,在盤錦各個學校的體育之花竟相開放,爭鮮斗艷,彰顯著學校體育教育的風采,豐富著校園體育文化的內涵;以其育體、育智、輔德的載體作用,發揮著巨大的教育功能和深遠的教育影響。
盤錦市教師進修學院體音美研訓部的王德富主任說,這幾年,全市大課間操的發展形勢很好,2000年以前,大課間操檢查我們看到的是做操的質量,2000年之后,我們看到的是亮點,2003年至今,我們看到的是功夫,一個健身、美育、功夫務實性的大課間操正在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得到推廣和普及。
當全國大部分的學校還僅僅把課間操當做學生課間休息放松的一種方式的時候,盤錦市實驗中學,在魏書生的大力提倡下已經悄然開始了課間操的改革。1996年,市教育局開始把學校大課間操作為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有效載體,納入了檢查評估一所學校主要的內容之一,并制定了評比細則,拉開了盤錦市學校大課間操改革的序幕。
2 001年市教育局召開全市“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現場會。很多學校領導親眼目睹了大課間操給學校管理、學生體能帶來的顯著變化后,對大課間操的認識有了空前的提高,對大課間操的參與、重視、自覺程度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以這次會議為契機,全市各級各類學校開始下大力氣抓課間操,多數學校由原來的一套操增加到兩套,或增添了班操、年級操、校操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自選動作”,時間也由原來的10分鐘發展到15-25分鐘不等、學校領導、老師,全員參與,課間操儼然成為全市教育改革歷史上最具特色的一筆。
從此,每年有變化,每年有發展,每年有創新的大課間操成為盤錦教育史上一道別樣的風景,而 各學校每年一次的大課間操比賽,則成為盤錦師生津津樂道的重要活動之一。班操、年級操、校操、多種形式接踵而來。
—一靜止軍姿:規范學生的行為
一分鐘的靜止軍姿,能夠訓練出有素質、有紀律、作風干練,有軍人一樣品格和作風的學生嗎?對學生到底能夠產生多大的影響?在三完中小學,我們找到了答案。
如果仔細觀察三完中小學大課間操一分鐘靜止軍姿訓練,你會發現,學生的靜止軍姿,規規矩矩、紋絲不動,挺胸抬頭,英姿颯爽,標準的立正姿勢絲毫不遜色于軍人,而操場上聽不到一點點的動靜,彰顯出每一個學生的自信、堅定、昂揚、向上。老師們說,靜止軍姿嚴肅了學生的紀律、行為,嚴肅了三完中的校風校紀。
原來,三完中小學在教育實踐中發現,不少學生不分在什么時候,隨意的行為和多余動作很多,在上課、開會、做操等活動中,嚴重干擾著活動的質量。在各種場所里該嚴肅時得不到嚴肅,該肅靜時得不到肅靜。經過仔細分析,學校找到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學生年齡特點;二是入學前家庭式的松散教育和學前及在校的不規范教育;三是學校養成教育抓的不好。老師們也紛紛提出,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以及學校管理的需要,對學生這些松散、隨意的作法,必須慢慢糾正過來。
怎么辦?按照魏書生的養成教育理念,所謂的“養,”就是一種集體的訓練和個體的修練。于是,學校采用了大課間操上靜止軍姿訓練這種看似簡單,實則有效的方式。
十個春夏秋冬,十載風霜雨雪,盤錦市三完中小學大課間操一分鐘靜止軍姿,在永恒追求之中,學生許多不規范的行為得到了控制,受到了良好的行為養成教育。走出了一條德育見行的成功之路。多少年來,三完中小學以不懈的努力,執著的堅守,以大課間操為突破口,以一分鐘靜止軍姿為手段,把德育教育工作化為學生的實際行動。
實踐的結果讓他們的疑問煙消云散,一分鐘軍姿向大家呈交了一份意想不到的完美答卷。
如今,當走進盤錦市三完中美麗的校園,如果仔細觀察學生的行為,你會發現,這里學生做操格外的認真、投入,動作準確到位,精神振奮,陽光向上,一切都顯得軍事化,而學生呈現出的文明、文靜、文雅的作風和規范的行為則處處彰顯著學校教育有方,訓練有素,科學管理的辦學理念。
—一分鐘踏步:鍛煉身體習慣形成的起點
與靜止軍姿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一分鐘踏步。
走進盤錦市第二完全中學,當看到學生們排著整齊的隊伍,穿著干凈整潔的校服,伴隨著雄壯的音樂,昂首挺胸原地踏步時,你會覺得置身于海的世界,海洋藍底色的校服宛若大海波濤,上下起伏,白色臂膀宛如展翅翱翔的海鷗,
在這力與美的感召聲中,任誰還能無動于衷?任誰還肯甘于人后?
從心理學角度看,自我鍛煉習慣的形成,來源于良好動機的建立,而動機來源于對身體活動的需要。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學生是主體,外因需要通過內因起作用,要設法將學生從被動鍛煉中解放出來,成為鍛煉的主人,才能達到養成良好鍛煉習慣的目的。校領導對此有充分的認識。
每當色彩明亮、節奏輕快的音樂響起,在這穩定、和諧的音樂聲中,學生們舒展大方地擺動胳臂,雄壯有力地原地踏步,享受鍛煉的盛宴。
該校負責此項工作的王兆興老師說,一分鐘踏步不僅能夠讓學生寧心靜氣地投入到體育鍛煉中,享受鍛煉的快樂,還能使學生在這樣氣壯山河的集體活動中感受集體的力量,感受運動的壯闊,增強參與鍛煉,積極鍛煉的意識與信心。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養成要鍛煉,參與鍛煉、積極鍛煉的良好習慣。
——“特色活動”:誠于做人,恒于健體
盤錦市學校大課間操的“特色活動”,以操練的方式,發揮著育人健體的作用,在操場上展現著多姿多彩的內容?;緞幼饕韵卵?、手倒立、下叉、俯臥撐、立臥撐、踢腿、推小車等選項為主,基本技能有顛球、指尖轉球、呼拉圈、雜耍等選項;隊列內容則有隊列動作演練、方隊演練、隊形變化演練,還有街舞、拉丁舞、現代舞、跆拳道、瑜珈等新興項目和滾鐵環、踢毽子、大秧歌、跳皮筋、抖空竹、竹杠舞、武術等傳統項目,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深深地吸引了喜新求變的學生。課間操不再成為應付差事的必修課,而是成為了大家急切盼望的娛樂項目。
在優美《江南絲竹曲》音樂中,市九中小學部的同學們,踏著輕快的腳步,手拿傳統的民間空竹,在輕柔委婉的音樂曲調中開始舞動。3分鐘自主練習,盡情表現自己的能力和技巧后,在音樂伴奏下,大家將空竹在空中自拋自接。嫻熟的動作,有高有低的空竹,讓人目不暇接。不斷變幻的隊形和靈活輕盈的抖空和集體舞蹈動作,使九中的大課間操特色活動吸引了無數眼球。
把抖空竹這項古老的傳統民間體育活動,揉入到大課間操活動之中,藝術與體育健身成為一體,娛樂和創新實現了有機的結合,獨具匠心的表演讓大課間特色活動達到了最佳狀態。
在充滿水鄉情調的民族輕音樂《江南絲竹曲》營造的音樂氛圍里,音樂伴隨著空竹輕緩舒展,入情入境;空竹伴隨音樂上下翻飛,左右旋轉。人、音樂、空竹、完美合一,形成了和諧的、特色的、整體鍛煉畫面。陽光、健康、特色在學生身上普照,教育、發展、希望伴隨著學生成長。
——校編操:藝術和鍛煉的雙重盛宴
作為以身體鍛煉為載體,突出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有效方式,大課間操在盤錦受到了超乎尋常的重視,這使得大課間操在全市各級各類學校有效開展起來,由此校編操應運而生,極大豐富了大課間操的內容,也使得校編操變得異彩紛呈。
校編操就是國家頒布廣播操以外的、具有本校特色自行編制的操。據了解,校編操開展的時間比較早,以前只是比較單一的徒手操,隨著各級各類學校對校編操的重視,現在的校編操形式很多,有韻律操、健美操、健身操、棍棒操、武術操、手帕舞、皮筋操等,通過形式多樣的校編操,大課間操一改過去形式單一,應付差事的特征,開始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為什么校編操的開展這么受學生的歡迎呢?盤錦市第二初級中學的鄒維娥老師說,我認為主要是過去學生們的大課間活動過于單一、枯燥,除了國頒操、跑步以外,沒有什么其它活動。校編操的開展無疑是給學生的課余生活輸入了新鮮血液,它的出現不但能夠鍛煉身體,而且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啟迪智慧,開闊視野,豐富想像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就拿我校來說吧,在領導的重視和師生們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大課間操開展得非常好,校編操更是豐富多彩,除了一套韻律操外,還有一套棍棒操,之所以選擇棍棒操是因為棍棒操屬于輕器械體操,它不僅能夠培養學生正確的身體姿勢、促進身體各器官的正常發育,表現出一副健美的體態,還能培養學生靈敏性、準確性和平衡能力,例如:為了糾正學生駝背的現象,可讓學生做一臂屈肘在頭后,另一臂屈肘放在體后,使棒在背后垂直,做下蹲動作。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的身體姿勢的確有了很大的改進。
色彩是靠對比存在的,沒有對比,就沒有色彩的美。一般來說,粉紅色感覺暖,學生們穿著藍色的校服拿著粉紅色的棍棒,在音樂的伴奏下,那一根根粉紅色的棍棒在學生的手中舞動起來,色彩分明煞是好看。棍棒操不僅鍛煉學生的身體,還能帶給學生感官上的享受。
在盤錦市瀚新實驗小學手帕舞也獨具特色,轉動好手帕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手指的靈活性、上肢與下肢的協調性等等??墒悄憧?,在歡快的音樂伴奏下,每個學生手里都揮舞一塊手帕,在學生的手腕靈活的翻轉下,時而上,時而下,像展翅欲飛的小鳥生動活潑。能夠達到如此熟練,與學生的平時練習是分不開的。通過開展手帕舞,不僅陶冶情操,愉悅身心,而且還能鍛煉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靈活性和肌體的機能。
盤錦市第一完全中學則把瑜珈作為校編操來大加推廣。不僅可以增進人體健康,提高免疫力,又可以調整身心,塑造形體。除了對身體的曲線雕塑外,還能改善脾氣和情緒。學生上課是緊張而又疲憊的,瑜珈恰恰能夠消除緊張和疲勞,讓心亮起來。
多姿多彩,異彩紛呈,如果適合本校的風土人情,適應學生的年齡特點,活躍課堂、愉悅學生的身心,哪一種形式的校編操都可以實施。于是有了盤錦市的校編操百花齊放,春色滿園的繁榮景象。
鄒維娥老師說得好:美,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我們的學生是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他們渴望美,追求美,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去發現、去創造,把美融進校編操里,讓學生去體會、去創新,我相信校編操的發展不僅豐富盤錦市的大課間操,還會帶動全國的大課間操。希望在我們的努力下,校編操在全國各校遍地開花。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盤錦市學校體育教育的大課間操,從一分鐘踏步入手,顯示出堅定的人生信念;從一分鐘靜止軍姿做起,張揚著嚴謹的鐵一般的軍人姿態和形象;從行為養成習慣抓起,凝練出優秀的人生品質。它在用精神、用力量塑造著學子們強健的體魄和美好的心靈,并以其鮮活的生命張力,打造其獨有的魅力,讓人們真切的感受到盤錦學校大課間操教育的神韻;讓人們真切地感受到盤錦教育蓬勃發展的生命力量。
——集體長跑:跑出健康跑出意志
外省市來盤錦考察教育的人,幾乎都到過大洼縣新興中學,以集體長跑為突破口,對學生進行培養良好習慣教育,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全面提高的獨特做法,不僅成為盤錦陽光體育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且成為了這所農村學校走出盤錦,走向全國的最搶眼的一道特色“招牌”。很多參觀過的人都說:新興中學的集體長跑是一首四季歌,更是一幅流動的風景,是一種視覺上的震撼和享受。
每天下午,第二節課清脆的下課鈴響起,為新興中學師生長跑吹響了第一聲集結號。隨后,在嘹亮的軍號聲中,師生們迅速站在指定位置進行整隊,第三聲軍號過后,3000米長跑便開始了???!伴隨著優美的旋律,那十幾列的隊伍宛若十幾條長龍,整齊的隊形,矯健的步伐,錯落有致的在操場上蜿蜒。春夏秋冬、循環往復,自然、和諧、快樂融為一體,如行云流水,美麗壯觀,令人贊嘆。
3000多人的腳步聲怎么會在半個小時內都整齊的如出一人?新興中學的師生會告訴你,那是堅強的意志磨煉出來的健康的體魄,這是堅強的意志和健康的體魄凝結成的團隊精神。在這里,不論是烈日酷暑還是寒風刺骨,不論是老教師還是年輕教師,不論是身體健康的學生,還是身體臨時患病的學生,沒有一個人會掉隊,沒有一個人會懈怠。全市體育強校的聲譽,就是這么跑出來的。
在教師隊伍中一位精神矍鑠的老教師格外引人注目。他兩鬢斑白,但卻步伐穩健輕松,他叫李賀新,今年59歲,他樂呵呵地說,跟學生一起堅持3000米長跑這已經是第13個年頭了,不僅跑出了健康,也跑出了快樂。把原來形成的職業病、慢性病跑沒了。,13年跑了2萬多里,相當于從我國最東端黑龍江的烏蘇里江到最西端新疆帕米爾高原,跑個來回,李老師驕傲地說。
二年三班的馮依依同學,從小體弱多病,小病一、三、五,大病二、四、六,因為經常住院,初二時的各科成績都在20分上下,父母就是看中新興中學長跑才把孩子送來的,父母的初衷就是能把孩子的身體鍛煉的好一些就滿足了,沒想到的是,馮依依同學堅持一年的長跑,不僅身體健康了,而且學習成績也直線上升,各科成績在初三時已超過百分。集體長跑,真的跑出了健康,跑出了意志。
新興中學的3000米長跑,是大課間操的重要內容,也是學校培養良好習慣的突破口,經過13年的延續,如今,已經是碩果累累,聲名遠播,新興中學,這座農村的中學,以其獨特的育人魅力吸引了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的學生慕名而來。
校長張百清說,我們每年都會接收近百名超重式的肥胖學生,大課間活動的堅持,讓我們學生的肥胖率明顯降低,絕大多數學生身體健康,跟不上長跑隊伍的越來越少,現在每天3000米長跑學生們幾乎全員參加,而且沒有一個掉隊的。從2005年至今,學校的近視率一直控制在13.2%以下,最重要的是,師生身體素質在共同提高的同時,師生關系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密切,教與學的效率也大幅提升了。
新興中學三年三班的閆語來自吉林,三年前,父母不顧她的反抗,把她從千里之外的吉林“遣送”到這所學校。三年過去,學校的強化體育訓練不僅使她跑出了健康、跑出了意志,還跑出了學習成績。因為健康的習慣已遷移到學習習慣上啦!在體育加試中,她的三項成績大滿貫,各項成績在小組名列前茅。“我永遠忘不了終點線在最短的時間內依偎在我懷里,悠悠飄散開來的那一幕,那是陽光體育在生命的天幕上劃下的最炫彩的那道光”她在寫日記時候動情地寫到。
“體育鍛煉從小在我心中的意義便是折磨。每一次跑到一半的時候我都想停,可是當我看到教師隊伍那整齊而有力的姿態,也只能硬著頭皮跑下去。我被長跑“折磨”得越來越能跑了……習慣在于養成,兩個月后再回到家里的我,已經和從前大不一樣了,我不僅能夠自己照顧好自己的一切,我還能夠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兒。看著,父母驚詫的眼神,看著他們滿意的笑容,再聽著他們連連的表揚,我懂了,是我在新興學校時的習慣改變了我。”來自安徽的二年三班學生周潔和閆語也有著類似的經歷。
經過多年堅持不斷的實踐摸索,盤錦學校大課間操 “特色活動”已經初見成果,在盤錦各個學校的體育之花竟相開放,爭鮮斗艷,彰顯著學校體育教育的風采,豐富著校園體育文化的內涵;以其育體、育智、輔德的載體作用,發揮著巨大的教育功能和深遠的教育影響。
盤錦市教師進修學院體音美研訓部的王德富主任說,這幾年,全市大課間操的發展形勢很好,2000年以前,大課間操檢查我們看到的是做操的質量,2000年之后,我們看到的是亮點,2003年至今,我們看到的是功夫,一個健身、美育、功夫務實性的大課間操正在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得到推廣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