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_纤细的爱动漫ova在线看_好色研究室_黑人干中国妞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English繁體中文
二維碼
 當前位置:首頁 > 成果經驗 > 實踐經驗 > 

德育為先導,教學為中心

  來源:內蒙古烏海市第二中學 點擊:5368次 日期:2014-4-26

  德育教育是魏書生教育思想的重要體現,也是烏海二中多年來一直秉承的辦學理念。堅持“德育為先導,教學為中心,質量為根本,制度作保障,科學管理、和諧發展” 的辦學思路。學生的文明習慣養成,效果明顯,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多次受到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以及各類學會、協會的表彰和嘉獎。近年來,學校進一步深化德育改革,不斷創新德育管理機制和工作方式,一手抓德育,一手抓體育,逐步形成了現在的“二五五德育工作”模式,有效促進了學校德育工作的發展,“二五五德育工作”模式,也成為了烏海二中德育工作的具體成果。
“二五五”德育工作模式是指兩種機制、五大抓手和五種育人。兩種機制是指德育工作的兩種管理機制,即“政教處---年級組---班主任”的三級常規管理機制,和團委、學生會的自我管理機制。五大抓手是指我校德育工作的五大內容或五大育人方面,即環境衛生整治、規范化班級建設、儀容儀表管理、小步操訓練、心理健康教育。五種育人是指我校德育工作的五種形式,即輿論育人、課堂育人、制度育人、活動育人、文化育人。
兩種機制-----德育組織系統
一是學校的德育管理機制。我校建立和完善了校長負責、黨政工團齊抓共管,以班主任為骨干,全體教職員工共同參與的學校德育工作管理體系,實行“政教處---年級組---班主任”三級常規管理,成立了以班主任為核心的班級養成教育工作小組,形成了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共同承擔的縱向連接的德育工作管理系統。這一組織系統主要體現了行政管理,是學校貫徹落實國家德育目標的組織保證。學校德育工作主要依托這一系統,有組織、有計劃、有目標、有步驟、有總結、有評價地開展下去。
二是學生的自我管理機制。我校非常重視團委和學生會建設,培養了一支敢管善管的學生干部隊伍,參與學校的德育管理,以此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學生的自我管理主要突出兩方面的作用,一是參與政教處對班級管理的考核,如班級衛生評價、眼保健操評價、大課間評價、班會課評價等,評價結果納入班主任工作考核。二是要求學生干部嚴格執行校規校紀大膽管理其他學生,率先垂范去帶動其他學生,以積極的輿論和行為去引導學生,逐步提高學生自我管理效果。近幾年的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效,逐步形成了學校處處可見的“小老師”、“小管理員”的局面,學生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強化校風建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起到了積極作用。
五大抓手----德育的五個方面
環境衛生整治,就是每日的環境大掃除,屬于勞動育人。一方面讓學生通過衛生大掃除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從勞動中獲得道德體驗,另一方面還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感,懂得勞動的辛苦,尊重他人的勞動,自覺保護勞動成果,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2008年5月,我校借海勃灣區環境衛生整治的東風,進一步加強校園環境衛生和班級衛生整治工作,出臺了《烏海二中班級文化及衛生標準化建設規范》,環境衛生及班級衛生工作要求做到“三定”,既定時、定人、定標準。通過動員大會、主題班會、板報、評比等形式培養學生的講究衛生的習慣和保護環境的意識,經過幾年不懈努力取得了明顯成績。
規范化班級建設,就是優秀班集體創建與評比。政教處對班集體建設制定了詳細的評比指標體系,指標體系由班級顯性文化建設規范、班級制度文化規范和班級衛生規范、班級大掃除時間規范四大指標,和28個具體要求構成。政教處依據指標體系對班級管理工作進行量化考核,月底匯總考核結果,作為班主任津貼發放的依據。規范化班級建設是對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也是對學生集體主義的教育,是對學生思想道德行為的整體評價,能夠有效地促進班集體建設,是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措施。
學生儀容儀表管理,就是對學生著裝、發型、服飾和禮儀的教育。學生的儀容儀表是學校非常重要的一項德育教育內容,為引導學生追求健康的情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認真貫徹落實好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相關內容,學校要求學生一律穿校服,對學生的發型有明確的規定,并設置標準發型像張貼櫥窗以便對比。政教處每月都進入班級進行一次儀容儀表大檢查,每周都抽查3-4個班級學生的儀容儀表,每天都在北大門由值班人員對入校學生的儀容儀表進行檢查、指導,檢查主要從學生的頭發、指甲、校服清潔度、飾物的規范性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記錄、反饋、通報,讓學生進行整改。學生儀容儀表管理看似簡單平凡,但對于學生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至關重要,只有從細微之處、小節之舉認真抓起,持之以恒,才能時刻提醒學生的道德意識,增強學校德育的實效性。
小步操訓練。我們發現,初一軍訓以后學生的精神風貌、集體意識、自我約束、意志品質等方面明顯改觀。實踐證明,小步操訓練對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心理素質的形成非常有益。尤其是2009年,我校派出德育干部首次進盤錦參觀學習,盤錦地區是魏書生教育思想的發源地,以大課間長跑為抓手對學生進的規范化教育的做法讓我們大開眼界,各校步調一致、整齊劃一、氣勢雄偉的廣播操、跑步操讓我們感到強烈的震撼,使我們對小步操訓練的認識得到高度提升。為此,我們把小步操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又一抓手,安排在大課間進行,貫穿于各個學期始末,讓學生在整齊劃一的小步操訓練中進行體能鍛煉和道德體驗,既鍛煉了身體,又提高了集體榮譽感,以此促進學生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2011年我校又派德育管理人員三進盤錦取經學習,并向《魏書生教育研究》課題組申請,承擔了中國教育學會國家十二五科研規劃課題《學習實踐魏書生教育思想,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實驗研究》子課題《從大課間做起,抓好學生養成教育的實驗研究》的研究,將體育和德育有機的聯系起來,兩育并重,初見成效,為提升德育效果起到了積極作用。
在管理上,政教處每天都要對班級小步操進行檢查評比,不合格的班級點名批評直至停課整頓,每月都要對班級小步操進行一次展示和比賽。小步操不但鍛煉了學生的身體,磨練了學生的意志,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協作意識,增強了班集體的凝聚力,促進了學生紀律觀的形成,潛移默化影響著學生的行為規范,對學生遵守中學生守則、一日常規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通過近年來大力度的常抓不懈,我校班級集體小步操逐步走向整齊化、規范化。校領導、環節干部、班主任全部參與,各班小步操步伐整齊有力,口號清晰宏亮,成為我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中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的教學與心理問題的咨詢、疏導與矯正。學校于2006年建立了心理輔導室,配備了專業教師,設置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經過幾年的實踐和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輔導逐步走向成熟。心理輔導員和心理教師認真組織課堂教學,耐心熱情地解決學生的困惑、焦慮、逆反、自卑等心理失衡和心理障礙。同時還加強了和家長的交流,特別是有心理問題學生的家長的交流,幫助家長找出問題學生的心理癥結,正確教育子女。學校心理咨詢室每學年都要向初一、二年級的全體家長發公開信,初一年級主題為“如何適應初中生活”,初二年級主題為“如何與青春期孩子相處”,學年末給初三的學生發了中考心理輔導材料。組織心理課代表出了《心理健康》、《吸煙的危害》和《備戰中考》等主題板報。
學校心理咨詢室還利用班會課和非考試科目課堂時間,對初二年級女同學分班級進行了“青春期女生的生理保護”專題講座;對初一新生做了“開拓者心理健康測試,并抽樣做了結論;分年級做了學習能力、青春期知識、學習狀態和吸煙、喝酒、賭博危害知識的調查,建立了學生心理檔案。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的重要性逐步顯現,逐步受到學生及家長的理解和重視。上學期我校心理咨詢室接待前來咨詢的學生、家長40余次,其中還有烏達、海南來的學生家長。此外,心理輔導老師還介入政教處對問題學生的處理,配合政教處及時疏導問題學生的不良情緒,多次化解師生、生生之間的矛盾沖突,為學生身心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有力提高了德育工作效率。
五種育人----德育的五種形式
輿論育人,就是正面宣傳教育,用正確地輿論引導學生,使學生在道德知識、道德情操、道德意識方面良性發展。
政教處利用升旗儀式及國旗下講話、多媒體視頻、主題班會、黑板報、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并開展了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無煙日教育、禁毒教育等主題班會,學生提高了意識,從中受到了教育。
課堂育人,就是抓好課堂教育教學的德育主渠道建設,每位教師的每節課都要有明確的德育目標,將德育有機融入學科教學中,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形成了人人重視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圍,切實落實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
制度育人,就是依照《中學生行為規范》和《中學生守則》對學生進行考核管理,也是一種紀律法規教育。
各班的班會課始終貫穿著校規校紀教育、法律法規教育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政教處把學生的日常校園生活管理作為常規管理的重點常抓不懈,對于違紀學生及時進行教育和處理,遏制問題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進一步發展,有力促進了校風建設。
活動育人,就是通過各級各類豐富多彩的活動、情景實施德育,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道德體驗,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
活動育人一是常態化的主題活動,如開學典禮、畢業典禮。初一年級軍訓、全校小步操大賽、校園之聲音樂會、學雷鋒獻愛心活動、“創文明城區,做文明學生”、“愛心一日捐”等活動。比如去年我校按年級安排部分班級到社會福利院、敬老院、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進行慰問、捐款,并和特校學生進行手拉手文藝活動;校團委利用重陽節開展尊老愛幼活動,組織學生到濱河小廣場為老年人送禮物,共度佳節;組織了學生書畫、剪紙、攝影作品征集與展評活動;組織初一年級同學遠足并參觀了市少年宮科技館;組織初一、初二年級學生參加市、區“黨在我心中”演講比賽,組織師生參加“紅歌會”等活動。
2010年以來,我校和海區三完小進行“手拉手獻愛心,幫助留守兒童”活動,由我校初一、初二年級29個團支部每位團員每月節約一元錢對口幫助三完小29名留守兒童,并定期和留守兒童交流,進行關愛活動,此項活動受到了市團委、關工委的高度評價。
此外,我校還根據不同的節日、季節、年級、性別利用不同形式開展不同的有針對性的各種活動,提出不同的行為要求,使學生在活動中成長,在活動中進步,在活動中反思,在活動中規范。
例如月教育主題活動安排:2月份“文明守紀”,3月份“學雷鋒愛心奉獻”,4月份“陽光健康”, 5月份“紅色之旅”,6月份“勤學誠信”。 7月份“安全快樂”,9月份“尊師感恩”, 10月份“熱愛祖國”,11月份“愛護環境”,12月份“傳統文化”。
文化育人,就是通過學校傳統文化、制度文化、人文文化和校園建筑的美化綠化,形成一個濃厚的育人環境,讓學生在其中感悟到各種積極文化對心靈的影響,不斷增強個人修養,培養健全人格。我校文化建設主要體現如下三個方面。
1.校園文化建設
近幾年我校堅持內涵發展,不斷提升學校顯性和隱形文化底蘊,切實加強學校文化建設,創設“和諧”校園。校園主題文化長廊共由44塊展板和12塊閱報欄組成,是全市最大的校園主題文化長廊。
2.校園環境建設
2011年我校借校安工程的東風對北樓大門南側和北樓樓道、教室進行了環境改造,經過精心設計建成了集長廊、花壇、綠地等一體化的系列環境亮點,進一步提升了校園環境品味。我校樓道、班級文化環境建設包括學校統一主題文化建設和班級自主文化建設部分。樓道文化的書法布置作品全部由老師、學生的作品組成,樓道內的玻璃文化展板主要由國學、科普、勵志、安全四大板塊組成暨美化了環境,增添了文化氛圍又起到宣傳教育作用。每個班的外墻專門設計了班級文化欄,各班本著“美觀、實用”的原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巧妙構思,精心設計,力求做到讓“四壁說話”,讓“每一面墻”成為“無聲的導師”,真正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現在無論你走到哪個班,都會被他們獨特的班級文化所吸引,班級的每個角落都洋溢著濃濃的文化氣息。樓道的財產承包給各班管理、維護,培養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和愛校意識。又充分體現了我校“文化育人”、“環境育人”的育人意識
3.學校社團文化建設
大力開展社團活動,加強學生社團建設可以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是對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的重要場所,也是帶動學生形成良好的德育意識的橋梁。因此我校非常重視學生社團的建設。現在我校共有體育類、科技類、人文類、公益類、藝術類社團18個,成員700余人,我校通過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活動,激活了學生的生命活力,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營造了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氛圍,培養了學生自我參與、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創新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不斷提高,學校的新人新事層出不窮,有力促進了學生專業技能和素質的提高。近幾年,社團成員在自治區、市舉辦的各類體育、藝術、文化大賽中,共獲得自治區級一等獎10個,二等獎15個,三等獎23個;市級大賽一等獎30個,二等獎46個。我校的籃球隊、乒乓球隊、毽球隊、三項棋隊在我市已連續四年包攬全部冠軍;圍棋隊2009、2011年連續兩屆奪得自治區初中組團體冠軍;科技制作社團的學生作品獲得自治區一等獎、二等獎。我校田徑隊、乒乓球隊、武術隊的6名學生代表烏海市參加自治區第十二屆運動會并取得4項前6名的優異成績,一名初二學生跳高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標準。
2009年我校被評為自治區青少年文明禮儀示范基地,我們以此為契機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行為規范教育,進一步提升了德育效果。
“要想辦好一所學校,首先是抓好德育,另外是抓好體育,這兩育抓緊了,智育自然上去了。”學生的發展首先是良好品德的養成,多年的實踐使我們教育觀念不斷更新,教育手段不斷改進,德育成果不斷提升。今后我校要繼續以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為主線,大力創設“事事在育人,時時在育人,處處在育人,人人在育人”、“全員育人”的氛圍,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為創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您是第 位訪客

魏書生教育網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石景山區同文中學102室 電話:010-59796062

郵箱:lianxi#weishusheng.org.cn QQ:60960660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來源網絡,如對您構成了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