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鐵二中“學魏”實錄
來源:包鐵二中 作者:李樹康 文博 點擊:5093次 日期:2014-5-13
外學魏書生,內學杜長江
——包鐵二中“學魏”實錄
李樹康 文博
眾所周知,近年來我校在教育資源整合的改革大潮中,雖然校址數易其地,領導數易其人,但在教育活動中有一項工作卻傳承有序,雷打不動:那就是“學習魏書生教育思想,全面提高班級管理水平”課題的研究與實施。
我校作為全國德育示范基地,是包頭市中學生校園集體舞唯一指定推廣的初中學校,在“學魏”活動中也一馬當先,恐居人后。杜長江老師是包頭市第二屆班主任能手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市級德教雙馨教師、優秀班主任。他的先進事跡感動了一批人,感染了一代人,是我們鐵二中的驕傲,也是東河教育界的驕傲。這是我們“學魏”的最好的榜樣。
學校緊緊抓住這一優勢,適時提出“外學魏書生,內學杜長江”的口號,使“學魏”工作更為直觀、更為現實。
為了徹底解決廣大教師在“學魏”過程中產生的“學什么?怎樣學?”的疑問,我們定期組織召開“杜長江老師班級管理經驗交流會”,確立了“以師為基、以生為本,養成教育、全面發展”的主導思想。倡導以德為先,厚德載物。注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高,使得班主任、班委會、學生個體的三級管理模式初步形成。 “優秀是一種習慣,成功是一種堅持”、“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等教育理念深深根植于學校德育管理的沃土中,極大提高了班級管理水平和班級自我運作的能力。
杜老師成功的關鍵在哪里?曾經一直是我們不少班主任苦苦追尋的問題。通過“學魏”、“學杜”使我們認識到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首先要做到尊重、熱愛和信任學生。因為“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其次,班主任還要做智者—智慧的化身,努力做到博而精,從而起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作用。
再次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注重靈魂統帥作用,將任務與責任相統一、將工作與樂趣相結合。學習如此,班級工作也不例外。只有做好這三點,我們才能像杜老師一樣,在魏書生“松、靜、勻、樂”中達到最高境界——“樂”。
為了使全校學生都能像杜老師所教學生那樣知書明理、誠實守信、自尊自信,使班主任從繁雜事務中解脫出來,我們又適時提出了從“三個一”抓起,實現“三個一樣”的工作目標。即:從新生入學的第一天抓起,從初一年級抓起,從最后一名學生抓起;實現老師在和不在一個樣,課上和課下一個樣,校內和校外一個樣。為此,學校政教處每學期除按照季節特點和學生年齡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政教處學魏活動月安排”外,還全部進入年級、班級進行走動式管理,協助班主任抓好班級管理工作。
解決了廣大教師“學什么?怎樣學?”的疑問后,我們又根據學校環境育人的辦學理念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在杜長江老師和秦應峰兩位優秀老班主任的帶動下,全校班主任紛紛認真思考本班特點,在利用好后黑板、格言角、圖書角的同時,又創新性地對本班教室進行了文化布置,使得班級的文化氣息愈來愈為濃厚,學生身臨其中也變得更加謹言慎行。
有的班級為了突出班級特色,在確定了班歌、班訓的同時,還專門設計了班徽。學生通過齊唱班歌、齊頌班訓、解讀班徽等活動培養了班級自豪感、自信心,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
我校政教處在對以上各項活動檢查、評比的同時,還從周常規管理人手,選取突破口,將班級基本情況、每周信息、班級文化特色通過班級外墻的文化展示欄反饋給大家,既強化了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又使家長不入其室已知其情。學校政教處還發現每天下午第一節課前,學生的狀態不盡如人意,為此我們通過召開班主任座談會等形式確定了每周“五個一”十作(利用每天下午第一節課前十分鐘時間組織全校各班學生進行講一個故事、唱一首歌、練一篇字、介紹一種學習方法、評選一次每周之星活動),并由政教處進行統一檢查和評比。這一工作的開展,既規范了學生的課前秩序,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律性和自覺性,使原本較為無序、混亂的課前十分鐘變得要么安靜無聲、要么歌聲澎湃,令人振奮。
總之,在遵循教育規律的基礎上,通過幾年的“學魏、學杜”實踐,我校的班級管理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初一年級的養成教育,初二年級的法制教育,初三年級理想教育的分層德育教育必將在“學魏”的陽光雨露普照與滋潤下春華秋實。
——包鐵二中“學魏”實錄
李樹康 文博
眾所周知,近年來我校在教育資源整合的改革大潮中,雖然校址數易其地,領導數易其人,但在教育活動中有一項工作卻傳承有序,雷打不動:那就是“學習魏書生教育思想,全面提高班級管理水平”課題的研究與實施。
我校作為全國德育示范基地,是包頭市中學生校園集體舞唯一指定推廣的初中學校,在“學魏”活動中也一馬當先,恐居人后。杜長江老師是包頭市第二屆班主任能手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市級德教雙馨教師、優秀班主任。他的先進事跡感動了一批人,感染了一代人,是我們鐵二中的驕傲,也是東河教育界的驕傲。這是我們“學魏”的最好的榜樣。
學校緊緊抓住這一優勢,適時提出“外學魏書生,內學杜長江”的口號,使“學魏”工作更為直觀、更為現實。
為了徹底解決廣大教師在“學魏”過程中產生的“學什么?怎樣學?”的疑問,我們定期組織召開“杜長江老師班級管理經驗交流會”,確立了“以師為基、以生為本,養成教育、全面發展”的主導思想。倡導以德為先,厚德載物。注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高,使得班主任、班委會、學生個體的三級管理模式初步形成。 “優秀是一種習慣,成功是一種堅持”、“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等教育理念深深根植于學校德育管理的沃土中,極大提高了班級管理水平和班級自我運作的能力。
杜老師成功的關鍵在哪里?曾經一直是我們不少班主任苦苦追尋的問題。通過“學魏”、“學杜”使我們認識到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首先要做到尊重、熱愛和信任學生。因為“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其次,班主任還要做智者—智慧的化身,努力做到博而精,從而起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作用。
再次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注重靈魂統帥作用,將任務與責任相統一、將工作與樂趣相結合。學習如此,班級工作也不例外。只有做好這三點,我們才能像杜老師一樣,在魏書生“松、靜、勻、樂”中達到最高境界——“樂”。
為了使全校學生都能像杜老師所教學生那樣知書明理、誠實守信、自尊自信,使班主任從繁雜事務中解脫出來,我們又適時提出了從“三個一”抓起,實現“三個一樣”的工作目標。即:從新生入學的第一天抓起,從初一年級抓起,從最后一名學生抓起;實現老師在和不在一個樣,課上和課下一個樣,校內和校外一個樣。為此,學校政教處每學期除按照季節特點和學生年齡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政教處學魏活動月安排”外,還全部進入年級、班級進行走動式管理,協助班主任抓好班級管理工作。
解決了廣大教師“學什么?怎樣學?”的疑問后,我們又根據學校環境育人的辦學理念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在杜長江老師和秦應峰兩位優秀老班主任的帶動下,全校班主任紛紛認真思考本班特點,在利用好后黑板、格言角、圖書角的同時,又創新性地對本班教室進行了文化布置,使得班級的文化氣息愈來愈為濃厚,學生身臨其中也變得更加謹言慎行。
有的班級為了突出班級特色,在確定了班歌、班訓的同時,還專門設計了班徽。學生通過齊唱班歌、齊頌班訓、解讀班徽等活動培養了班級自豪感、自信心,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
我校政教處在對以上各項活動檢查、評比的同時,還從周常規管理人手,選取突破口,將班級基本情況、每周信息、班級文化特色通過班級外墻的文化展示欄反饋給大家,既強化了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又使家長不入其室已知其情。學校政教處還發現每天下午第一節課前,學生的狀態不盡如人意,為此我們通過召開班主任座談會等形式確定了每周“五個一”十作(利用每天下午第一節課前十分鐘時間組織全校各班學生進行講一個故事、唱一首歌、練一篇字、介紹一種學習方法、評選一次每周之星活動),并由政教處進行統一檢查和評比。這一工作的開展,既規范了學生的課前秩序,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律性和自覺性,使原本較為無序、混亂的課前十分鐘變得要么安靜無聲、要么歌聲澎湃,令人振奮。
總之,在遵循教育規律的基礎上,通過幾年的“學魏、學杜”實踐,我校的班級管理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初一年級的養成教育,初二年級的法制教育,初三年級理想教育的分層德育教育必將在“學魏”的陽光雨露普照與滋潤下春華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