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_纤细的爱动漫ova在线看_好色研究室_黑人干中国妞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English繁體中文
二維碼
 當前位置:首頁 > 成果經驗 > 實踐經驗 > 

雨露潤花蕾,德高育新人

  來源: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教育體育局 點擊:5416次 日期:2014-5-13

  德育工作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中。多年來,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第六小學的領導班子非常重視學校的德育工作,以魏書生教育思想為引領,以培育良好行為習慣為德育工作的切入點,以感恩教育為主線,以班集體建設為重點的工作思路,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標,加強德育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增強德育工作實效。
一、加強領導,建立學校德育管理機制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完善的制度是一切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德育工作的開展將流于形式。為此,六小始終把建章立制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狠抓制度落實。建立了學校黨支部、教導處、少先隊、班級管理立體化網絡,并明確德育管理的任務要求,各負其責。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德育副校長任副組長,大隊輔導員、班主任及少先隊干部都參與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實施德育工作。形成了校長宏觀抓,德育副校長直接抓,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具體抓、班主任老師時刻抓,少先隊干部參與抓的德育管理工作局面。并建立德育工作考核激勵機制。制定完善班主任和班集體德育工作量化考核機制,德育工作先進個人獎勵機制,把德育工作考核的結果,納入學校量化考核之中。
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和諧的育人氛圍
打造人文校園,就是要創建一種提升人的素養情操和生命價值的學校文化,培育一種調動人的才智激情和激勵人奮發向上的學校精神,逐步形成一種為共同的事業追求而信奉、堅持和執行的核心價值觀,讓人文精神在師生心靈中扎根!
為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和諧的育人氛圍,六校努力建設特色鮮明、底蘊厚重、品味高雅的校園文化,體現自然美,展現和諧美,追求精神美。學校制定了“誠實、自主、善學、創新”為主題的校訓,對校園環境進行了整體設計、規劃、整修,營造育人的濃厚氛圍,人文校風,引人注目;“德育名人名言”隨處可見;“溫馨提示”暖人心扉;教師學生從“溫馨提示”中體會到了尊重、賞識,并由此努力實現人生價值。如今,甘于奉獻、講求團結的風氣在教師中十分濃厚。各個中隊特色鮮明,各個教室里都設有“圖書角”供隊員們在午間自主學習時間自由閱讀;教師辦公室里的布置也彰顯了濃厚的教書育人工作氛圍。這些在不經意間喚起了老師強烈的師德意識和事業心,坐在這里辦公,能不如沐春風、干勁十足嗎?可以說,學校的人文精神正在師生心靈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三、加強德育工作隊伍建設,促進學校德育水平的提高
㈠抓好師德師風建設,提高育人水平
“高尚的師德是立校之本”,六校堅持加強和改進思想和政治工作,把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擺在重要位置,倡導“敬業、奉獻、求實、愛生”。
1.組織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教師法》、《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設綱要》、《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教育法律法規,撰寫學習心得體會,真正提高思想認識。
2.對全體教師提出高標準、嚴要求,即“四做”:在學習上力爭上游做標兵;在工作上一絲不茍做園?。辉谏钌锨趦€節約做典范;在作風上嚴謹樸實做楷模。并建立一整套教師管理制度,加大依法治教力度,學校制定了出勤、考評、休假、課堂教學等各種考核評價方案,把師德建設與年度考核、評優、職稱掛鉤,對違反者實行一票否決。
3.教職員工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學校倡導德育、智育、體育,德育居首;身教、言教、物教,身教為先。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良好的師德師風對學生的養成教育有推動與促進、影響與示范作用。如:針對有的學生隨意丟棄廢物的不良習慣,學校要求全體教師不要光靠制度來約束,還要以身作則來引領,在全校師生中開展了“彎彎腰,紙屑不見了”活動。有些學生們愛吃零食,經常隨意丟棄果皮紙屑,看到校長和老師們總是不厭其煩地把廢物撿起,學生們也就不好意思再隨意吃零食,亂扔東西,并逐漸養成了見到垃圾隨手撿起的習慣。這樣的事例在我們的學校有很多很多。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側重實現“三個轉型”
1.學校經常安排教師到外地學習他人的先進經驗,還定期組織教師進行業務學習,經常組織教師觀看中國教育家魏書生關于賞識教育的講座,指導教師學會欣賞后進生,多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2.學校重視提高教師的業務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動態管理,側重實現“三個轉型”,即在管理思想上,從“經驗型” 向“科研型”轉變,在教學思想上,由“教書型”向“育人型”轉變,在知識能力結構上,由“單一型”向“綜合型”轉變。
(三)加強德育科研隊伍建設,重視學科滲透
建立由校長掛帥,德育副校長監督,德育教研組具體開展活動,各學年組具體實施的德育教學科研網絡。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德育教研活動,學習先進的德育理論知識,開展德育經驗交流,進行德育調研和問卷,撰寫德育科研論文。學校每學期還評選出德育先進個人和優秀班集體,進行表彰,激勵他們育人的積極性。
四、創新常規養成教育,在常規教育中彰顯德育功能。
魏書生老師經過多年的教育實踐認認為:“教育就是幫助人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意義上他強調:“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
多年來,六小以活動為載體抓好養成教育,每月一個養成教育主題,針對主題題進行教育,激勵學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學校每天都要對晨讀、兩操、課間活動、包干區衛生、教室衛生等日常常規進行檢查評比,還定期進行“文明班隊流動紅旗” “文明伴我行”等專項評比,通過評比活動,極大調動了全校同學奮發向上的熱情,形成了用文明語、說文明話、做文明事的良好風尚,學生們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
讓學生養成文明習慣,也是建設文明社會的奠基工程。通過三年的實踐,六小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這一課題在全旗中小學中推廣。學校還建立了一系列教育活動制度。如每年三月開展學雷鋒活動,奉獻愛心活動;四月份祭掃革命烈士紀念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五月份開展“勞動最光榮”活動,進行熱愛勞動,艱苦奮斗的主題教育;六月份利用“六•一”兒童節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匯演活動,在活動中展示少先隊員的風采,鍛煉少先隊員的能力,增強各中隊間的凝聚力;七月份進行“紅領巾心向黨”的愛黨教育,進行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教育;九月份結合“教師節”開展尊師愛校教育和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月活動;十月份結合國慶節、10.13建隊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少先隊隊知識教育,通過舉行主題班隊會、歌頌祖國歌詠比賽、少先隊知識競賽、少先隊新隊員入隊儀式、演講比賽等活動,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和少先隊組織感和光榮感。十一月份開展學校體育運動會,強調意志品質的培養;十二月份法制教育宣傳活動。
此外,我校始終堅持了每周一升國旗儀式和國旗下講話,努力提高升旗儀式的效果,做到儀式規范,教育意義顯著。儀式上,要求隊員們以飽滿的熱情唱國歌和少先隊隊歌,熱愛國旗和隊旗,行標準的少先隊隊禮,知道升國旗時的禮節并身體力行。每周的國旗下講話都有一個鮮明教育主題,并安排每個班的優秀隊員輪流演講,鍛煉他們的能力。
五、感恩教育:彰顯學校德育實效性
“感恩教育”是六小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六小德育工作的一個亮點。近年來,六小廣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感恩心、責任心”主題教育活動,將“感恩故國有忠心、感恩怙恃有孝心、感恩老師有真心、感恩他人有愛心、感恩生命有信心”的“五感、五心”教育內容落到實處,使德育工作更加扎實有效,“知恩、感恩、報恩、施恩”已成為校園思想道德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
為了保證感恩教育取得實效,開設了“國學課”,以《弟子規》、《論語》、《道德經》、《大學》、《中庸》、《論語》、《老子》等為教材,將國學課與感恩教育融為一體,將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作為感恩教育的切入點,進行傳統美德教育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等教育,幫助學生從小就樹立起正確的道德觀。
通過班隊會、紅領巾廣播站、校園網頁廣泛宣傳有關感恩的生動事例;在校園組織開展“感恩箴言”征集、評選活動,用身邊的感恩父母、孝敬長輩的事例來感染學生,喚醒學生的感恩意識。組織了各種形式的“感恩”主題活動,一是組織學生開展“感恩家長”體驗活動,通過給父母寫信、寫詩、制作禮物、為父母洗腳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體驗到父母的艱辛和不易,知恩、感恩,回報父母的愛,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能力所能及地幫助父母承擔一些家務勞動;二是組織學生開展“感恩老師”體驗活動,開展學生向老師獻真情活動,努力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引導學生不忘老師的辛勤付出和無私奉獻。三是組織學生開展“感恩他人”體驗活動,教育學生知道自己所享受的快樂生活,是別人用勞動和愛心創造的,要懂得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幫助懷有感激之心。四是組織學生開展“感恩社會”實踐體驗活動,通過調查、參觀、訪問等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認識到從他人和社會那里得到了多少恩惠,弘揚民族精神,增強對社會的責任感,用感恩的心回報社會。五是組織學生開展“感恩自然”體驗活動,感念大自然的天賜之恩,教育學生要熱愛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樹立環保意識、節約意識。通過在學生中開展算一筆恩情賬、講一個感恩故事、閱讀一組感恩文章、做一件感恩事、唱一首感恩的歌等形式,全方位地進行“感恩教育”的宣傳,引導學生感恩老師、感恩父母,將感恩的種子撒播到校園的每個角落。
在教育實踐中,六小以感恩教育研究為切入口,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廣泛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動,努力把德育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感恩心、責任心”各項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取得了豐碩成果,在活動中學生的參與面達到100%,受到了家長、社會的高度贊揚。感恩教育活動讓學生們懂得了“沒有陽光,就沒有大地的溫暖;沒有雨露,就沒有五谷的豐盛”的人生道理。正如一位同學說:“‘感恩心•責任心’活動讓我感到對我們擁有的一切,我們應該心存感激,同時我們還應該知道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在學習生活中感受和踐行感恩心、責任感的精髓。”感恩教育已成為六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為學校德育工作創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總之,雨露潤花蕾,德高育新人。德育是學校教育中一個永恒的主題,高豐小學全體師生將不斷學習,不斷探索,積極構建科學的德育體系,拓寬德育途徑,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優化措施,扎實推進,努力開創六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我們相信,通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德育之花將會在六小這片文明的校園中盛開地更加艷麗!

您是第 位訪客

魏書生教育網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石景山區同文中學102室 電話:010-59796062

郵箱:lianxi#weishusheng.org.cn QQ:60960660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來源網絡,如對您構成了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